知痕网 > 杂谈 > 正文

​那些号称能替代金元的基金,真的靠谱吗?

2025-04-15 20:59 来源:知痕网 点击:

那些号称能替代金元的基金,真的靠谱吗?

近期网上关于金元顺安元启这只基金的讨论很多,都在等待基金经理打开申购的大门,这种对于基金翘首以待的姿态实属少见?甚至都在四处搜索有没有类似的可以替代的基金?

别的基金经理在业绩突出的时候恨不得趁机吸引更多的规模,金元这只基金却是反其道而行,早早闭门谢客。作为基民,你真的了解基金经理的运作理念吗?假如真的重新打开大门,还能上车吗?那些称可以替代金元的基金真的靠谱吗?今天我们就来一一解答这些问题。

首先我们先来解析金元到底是只什么样的基金,基金经理又是如何做到连续五年保持正收益,其中在2018年沪深300大跌25%的时候基金取得6.75%的收益,2022年沪深300大跌21%的时候基金录得35.6%的收益。

就这样的业绩,换谁谁不爱。如果说是一年两年取得好的业绩表现,可能是有运气的成份,就像2020年和2021年,只要踩上了新能源的风口,业绩都不会差,但普遍在2022年就遭遇较大的回撤。能连续五年保持正收益,中间还穿透两年大熊市,说明基金经理的选股思路和操作策略是成功的。

基金经理的理念其实可以用两个字就可以总结,就是量化。他并没有选择押宝某一个行业或追逐市场轮动,也没有选择集中持股和参与抱团。自基金成立以来,一直都是用极致分散的建仓策略,自下而上进行选股,没有绝对意义上的重仓股。

这种投资策略要取得成功,就必须控制规模。参与过二级市场的同学就肯定知道,任何一家公司都有主力机构在,真正的高手就是闷声发大财,不能惊动到主力,不然就是大鱼吃小鱼。作为金元这只基金,当前规模已经超过10亿了,其实盘子已经不小了,他现在有参与调仓的公司差不多就是400家,就按等权重去进行分配,差不多每家公司在2千万上下,这样的资金去埋伏,只要是分批进场,一般是惊动不了主力的。相反的,如果你的规模剧增,作为基金经理又不可能让资金闲置,所以就得被迫进行加仓,这样一来就容易暴露自己。

基金经理也很清楚,业绩好就会吸引到一波基民的关注,短时间内就会涌进不少的增量资金,那样反而会影响到原来的策略,所以闭门谢客,既保障了原有基民的收益不被摊薄,又能够继续坚持自己的策略。短时间内我相信基金经理是不会重启申购的,相反重启申购的那天,也就意味暂时告别金元。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

接下来就进入主题,现在网上流传的那些说是可以替代金元的基金靠谱吗?

我看那些基金是挺多的,我就不全部点评了,我觉得既然是要替代的,那就是基金的投资策略至少应该是一致的。金元的核心思想是量化,我们就来看那些名字上面带有量化的。

我也找了几个,也都拿来跟金元对比:

一个是招商量化,一个是国金量化,这两个不管是基金管理的规模还是基金经理的管理经验,都还算是比较贴近。

从近五年的业绩来看,都还是明显跑赢沪深300,但是跟金元相比,还是有不少的差距。

2018年是遭遇经济危机,全球股市都崩盘。在过去的2022年,招商的这只量化表现还稍好些,虽然是-1%的收益,但也是大幅跑赢沪深300。国金则是略显平庸。

可能大家还很疑惑,为什么都是用的是量化策略,差距怎么会这么大。实则是大家忽略了一个点,就是基金经理在资产配置上面的差异化,就是股债的平衡上面,金元要做得更为优秀。

金元在持仓方面一直都是有留仓位在债券上面的,而且还是国债,很好对冲了市场的风险。

在2018年全球股市崩盘的时候,大家仔细留意当时金元是如何应对的。大幅买入债券,同时大幅降低股票仓位,特别是2018年四季度,持股比例仅为0.27%。

而我们来看招商当时的怎样的配置比例,几乎就是满仓操作。

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基金的属性上,虽然他们仨都是量化的选股策略,但金元是灵活型基金,而招商和国金都是普通股票型基金,在仓位调整上就有局限性。普通股票型规定持股比例必须在80%以上,不管当时市场环境,哪怕是大熊市。而灵活型基金就不受任何限制,持股比例可以在0-100%。单单从这点,这些量化基金就没法替代金元。

不过有一点是共通的,就是在回撤管理上。因为量化策略采用的是极致分散的形式,不会集中持股,所以最大回撤一般都是要小于其他类型的权益类基金。最大回撤小也就意味着基金的业绩相对会比较平稳,不会出现暴涨暴跌的“过山车”。

最后就是在行业的选择上面,也都基本上侧重于制造业。

那为什么这两个基金会被拿出来说可以替代金元呢?其实大部分还是只看短期的收益,今年以来招商和国金都录得10%以上的收益,就这样下结论还是过于草率。

招商和国金今年能取得不错的回报,更多还是利益于年初以来人工智能概念的兴起,这两个基金都有不少的仓位在计算机这些领域上面,水涨船高,而金元更多仓位是在传统制造业。我们不妨作个假设,要是人工智能热潮退出呢?那还会觉得这两个基金可以替代金元吗?

其实大家有没有发觉,金元现在的整体风格更像是中证1000指数的2.0版本,长期以来一直贯彻小盘风格,高度分散。

中证1000也同样是侧重制造业,持有公司市值集中在200亿以下。


得出结论,用名字上带“量化”的基金去替代金元,始终还是行不通。跟金元更为贴切的,还是中证1000指数。

风险提示:文章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作为投资建议。所有提及到的基金只是作为案例进行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