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痕网 > 杂谈 > 正文

​2025年成都拆迁与旧城改造政策全解读:分片区进展与居民权益指南

2025-06-24 22:10 来源:知痕网 点击:

2025年成都拆迁与旧城改造政策全解读:分片区进展与居民权益指南



政策背景与总体目标


依据《成都市城市更新规划(2023-2035年)》,成都围绕保护传承、优化改造,全力推动城市功能升级与民生改善。此次规划覆盖2427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着重针对老旧居住区、低效产业区、城中村等四大类对象开展改造。通过留改建结合的模式,实现城市空间优化、产业提质、文化传承以及韧性提升。


分片区进展速览


武侯区


- 重点区域:长寿苑片区、武侯祠横街、洗面桥横街、永康路等。


- 改造内容:推进老旧院落改造,实施架空线入地,提升街道功能,同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优化交通组织。可参考武侯区政府发布的相关改造项目招标公告,这些项目已逐步进入实施阶段。


中心城区(五城区)


- 范围:以二环至绕城区域为主,涵盖三圣乡、曹家巷等历史片区。


- 重点:强化历史城区保护,疏解非核心功能,如逐步搬迁低端商贸市场,推动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消除安全隐患,提升公共空间品质。可参考五城区政府官网发布的城市更新行动计划。


高新区与天府新区


- 方向:推动低效工业仓储用地提质增效,引导产业向高附加值转型,改造城中村、老场镇,打造高精尖产业载体。以高新区部分工业园区改造项目为例,已成功引入高新技术企业入驻。


龙泉驿区


- 原则:遵循留改拆增优活建七大原则,重点改造老旧居住区、低效商业区及工业仓储区,优先解决配套设施短板。可参考龙泉驿区城市更新规划文件。


北改区域(如曹家巷)


- 模式:延续政府主导、群众主体机制,注重居民参与,通过签约比例达标(如95%以上)推进改造。曹家巷改造项目已成为北改区域成功范例,可查询相关新闻报道。


改造重点与创新举措


民生优先


- 老旧小区改造:2025年计划推动630个老旧院落、67个城中村改造,重点补齐电梯加装、管网更新、养老托幼设施等短板。可参考成都住建局发布的年度工作计划。


- 危房治理: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实施维修加固或整体拆除,同步推进自然灾害风险普查。依据成都市房屋安全管理办法,相关工作正有序开展。


产业升级


- 低效用地转型:通过立园满园行动,引导传统工业区向新经济业态转型,如将老旧商品市场改造为展贸型总部或商务楼宇。可参考相关产业园区改造案例。


空间活化


- 小微空间利用:激活桥下、街旁、屋顶等7类剩余空间,打造金角银边公共景观带。部分区域已建成示范项目,可实地考察。


- 蓝绿空间提升:围绕滨水区和绿地整治街道风貌,形成连续的城市景观带。参考锦城绿道等相关项目。


居民权益与参与机制


法定程序保障


- 意愿征询:改造需90%以上居民同意方可启动,补偿方案需半数以上被征收人无异议。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此规定确保居民权益。


- 签约比例:预签约达95%后协议生效,居民可选择全市范围内的安置区域。参考成都房屋征收补偿相关政策文件。


补偿与安置


- 标准提高:补偿金额根据房屋位置和面积动态调整,且安置区域选择范围扩大至全市。参考成都市房屋征收补偿标准文件。


- 沟通机制:政府将组织听证会,公开征求意见,并通过基础设施升级(如道路扩建、公园建设)减少生活影响。可查询相关政府公告。


未来展望


成都计划至2035年完成173个老旧片区更新,当前78个重点单元已纳入近期计划,包括陆家桥未来社区、钢材城片区等连片改造项目。政策强调少拆多改,注重历史文脉延续与居民获得感,通过动态调整机制确保更新科学有序。参考成都市城市更新规划文件。


温馨提示


居民可通过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官网查询更新单元清单,及时参与意见征询,维护自身权益。拆迁动态与补偿细则以官方公告为准,避免轻信非正式渠道信息。


成都的城市更新不仅是物理空间的焕新,更是民生福祉与城市竞争力的双重提升。在这场向新而生的变革中,每一位市民的参与都将成为城市蝶变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