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痕网 > 杂谈 > 正文

​李真:从“河北第一秘”到阶下囚,办公室4空姐陪伴左右。

2025-07-02 15:27 来源:知痕网 点击:

李真:从“河北第一秘”到阶下囚,办公室4空姐陪伴左右。

李真的早期生涯

李真,1962 年出生于河北张家口的干部家庭。

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李真自幼接受红色教育,心中满怀家国情怀。

大学时期,观看电影《焦裕禄》后,他深受感动,立志要像焦裕禄那样为人民奉献。

1981 年,大学毕业后的李真成为一名物理老师。为了践行自己的理想,他主动申请到艰苦地区支教。在支教过程中,他克服了崎岖的山路和简陋的教室等困难,走村串户动员适龄儿童入学,认真备课为孩子们讲解知识。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山区的贫困让他感到力不从心,孤独、寂寞和无助等负面情绪涌上心头。最终,在家人和朋友的劝说下,他离开了山区,回到城市。

回到城市后,李真在家人的帮助下,先后进入张家口市某研究所和市计委工作。但由于人际关系紧张,他无法在计委继续工作下去。

1988 年,他被调到张家口市油漆厂,在油漆厂,李真为了在仕途上尽快腾飞,伪造了干部档案,将自己从预备党员变成正式党员,从科员变成正科级。

1989 年,他如愿以偿地调入省企业投资总公司,开启了自己的仕途快车道。

命运转折与权力之路

(一)贵人相助

李真在仕途上屡次受挫后,凭借着父亲的老战友这一贵人相助,成功开启了仕途的飞跃。

他先成为一位领导的秘书,凭借着自身的机灵与察言观色的能力,迅速在新的岗位上崭露头角。在领导的赏识下,李真不断晋升,从普通的工作人员一路攀升至重要岗位。

他的晋升速度之快令人咋舌,仿佛命运之神格外眷顾他。然而,这背后不仅仅是运气,更是他善于利用人际关系和把握机会的结果。

(二)权力膨胀

成为 “河北第一大秘” 后,李真开始高调行事。他定制了特殊车牌,冀 A11111 和冀 A00038,使得路上的交警不敢拦截他的座驾。

在担任国税局局长期间,李真更是犹如 “土皇帝” 一般。

他将国税大院打造成自己的私人领地,把控各项业务的审批权限。

不仅如此,他还特意从航空公司调来 4 名空姐为自己服务,在办公室里享受着众星捧月般的待遇。这些空姐不仅为他端茶倒水,还随时听从他的差遣。

(配图,与本文无关)

李真的行为引起了广泛的不满,但他却不以为然,继续在权力的旋涡中肆意妄为。

他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将权力视为满足个人私欲的工具。

贪腐行径与最终结局

(一)大肆贪腐

李真手握重权后,彻底迷失在权力与金钱的诱惑中。他利用职务之便大肆收受贿赂,只要有人求他办事,便会送上丰厚的钱财。

在外汇退税业务中,他一次违规操作就贪污了人民币两千多万元。

对于他人送来的贿赂,他来者不拒,从现金到奢侈品,从房产到股权,无所不包。

据统计,李真共收取贿赂达 1051.09 万元,美元 17 万元、港币 1 万元,合伙贪污公款 2000 万元,与他人合伙非法侵吞爱尔兰尼瓦利斯公司(国有)50%股权 46.47475 万爱尔兰镑,非法侵吞河北省秦皇岛市中兴电子有限公司(国有)112.5 万美元的股权。

金额之巨大,居建国以来河北党政官员贪污受贿犯罪数额之首。

他还插手建筑行业,暗示承包商送礼。承包商们为了拿到项目,纷纷迎合他的要求。李真从一开始的含蓄暗示到后来直接索要,“先送 50 万元过来,我们就签合同”,承包商也觉得这笔钱不是大钱,找其他人也是找,最终同意了。

那是李真第一次见到那么多钱,从此在贪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二)倒台受审

2000 年,因经济犯罪被捕的张家口卷烟厂厂长李国庭交代了与李真的不正当交易,这成为了李真倒台的导火索。

有关部门迅速成立专案组对李真展开调查。

一开始,李真还心存侥幸,试图死扛。但随着调查的深入,证据如雪花般扑面而来。李真最终崩溃并交代了自己的罪行。

2002 年 8 月 30 日,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李真经济犯罪案作出一审判决:依法判处李真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003 年 10 月 9 日,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李真受贿、贪污一案进行终审宣判,依法裁定驳回李真上诉,维持一审死刑判决。

2002 年 11 月 13 日上午,随着 4 名护士在李真身上缓缓注射,李真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从开始注射到丧命只用了 9 分钟,这 9 分钟不仅是对他一生罪恶的终结,更是对那些试图以不正当手段攀爬权力巅峰者的警示。

李真被执行注射死刑后,他的牌位被安放在河北的一家殡仪馆内,但令人觉得疑惑的是,李真的灵位牌上并没有写名字。有人询问李真的家人为何不把名字写上,他的家人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没法写,有的公墓得知这是李真的骨灰和灵位牌,根本就不让放。”

因为怕被公墓拒绝,也怕招来不必要的麻烦,李真的照片也早已被用小束花圈遮挡住,根本看不出这是谁。

李真的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权力必须受到制约,否则就会异化为腐败的工具。

反腐败是一场永远不会结束的战争,我们要从李真的案例中吸取教训,廉洁奉公,永葆清正廉洁之心。

反思与教训

李真一案在河北政坛乃至全国都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在河北,众多与李真有牵连的官员纷纷落马,整个官场风气为之一变。从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丛福奎,到省政府副秘书长兼省驻京办主任王福友,再到石家庄市市长张二辰等,这些曾经在河北官场占据重要位置的人物,因李真案被查处,充分暴露了当时权力运行中的漏洞和腐败问题的严重性。

李真案也给全国敲响了警钟,让人们深刻认识到权力如果不受制约,必然会导致腐败的滋生和蔓延。

李真从一名普通干部迅速崛起,成为 “河北第一秘”,手中权力不断膨胀,却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他利用职务之便大肆收受贿赂、贪污公款、滥用权力,严重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权力必须受到制约,这是李真案给我们的最深刻教训。

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的监督机制。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 “一把手” 的监督,防止权力过度集中。通过党内监督、人大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等多种渠道,形成全方位的监督体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另一方面,要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杜绝 “带病提拔”,确保选拔出德才兼备的干部。

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资金使用和审批流程,防止贪污腐败行为的发生。同时,要加大对腐败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腐败成本,让腐败分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李真案是一个惨痛的教训,我们必须从中吸取经验,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定不移地推进反腐败斗争。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权力始终为人民服务,国家才能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