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痕网 > 杂谈 > 正文

​(科普日更)费米:科学技术是天使也是魔鬼

2025-07-29 17:37 来源:知痕网 点击:

(科普日更)费米:科学技术是天使也是魔鬼

恩利克·费米(Enrico Fermi,1901年9月29日—1954年11月28日),今天是他逝世68周年纪念日,学界对费米的评价,有一点是非常中肯的,说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应该是继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物理学家,不仅仅精通物理理论,也善于设计实验,是地地道道的全才。关于费米,人们津津乐道的一般有四件事:1938年的诺贝尔奖乌龙事件、逃离意大利、领导曼哈顿计划造出了第一颗原子弹,还有就是费米悖论。第四个我们前面专门说过一点,今天说说前三个,这三个就像是连续剧样让人欲罢不能。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末,战争的阴云笼罩着整个欧洲,法西斯疯狂迫害犹太人,费米当时已经名满天下,虽然他本人不是犹太人,但他的妻子是犹太裔,因此费米早就有了逃出墨索里尼的魔爪的想法。1938秋天,在哥本哈根的一次学术会议上,玻尔暗示费米,告诉他诺奖委员会可能会将今年的诺贝尔奖颁给颁给他,费米也是闻玄歌而知雅意,欣然同意,回国后就着手制定逃离的计划。

1938年11月10日,费米全家围坐在餐桌旁,等待早就约定的诺奖委员会电话,广播里此时却响起了墨索里尼政府关于种族政策的法令,犹太人的日子越发不好过了,一家人如坠冰窟,心生绝望。正在此时电话铃声响了,来自斯德哥尔摩,瑞典科学院决定将本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费米。在此柳暗花明之际,费米毫无矜持,欣然接受,并表示会全家前往瑞典接受这项殊荣,当然最重要的是奖金,因为墨索里尼政府严格限定了出国人员携带现金的数量,这也是费米出逃计划迟迟未能实现的主要原因,而现在,这将不成问题,诺贝尔奖那可是一大笔奖金呢。

一个月后费米站在了诺贝尔奖颁奖台上,而意大利国内几乎没有报道,反而因为费米在颁奖台上没有行法西斯举手礼而被通缉。不过费米已经不在乎了,因为一个月以后他就踏上了美国的领土,加入了美国籍。

说起这一届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还闹了一个大乌龙。颁奖的理由是1934年费米用中子轰击铀原子,而得到新的93号元素。仅仅在颁奖典礼之后的第12天,哈恩在自然杂志发表论文,推翻了费米的实验结果,因为铀原子核俘获一个中子后没有变成比它更重的新元素,而是发生了裂变,生成了56号元素钡。虽然这让诺贝尔颁奖委员会难堪,但事后费米到了美国,却坦然承认了错误。也正是哈恩等人的发现。让费米有了新的思考,他提出用中子轰击铀原子核裂变时,会释放新更多的中子,而这些中子又会引发一系列的核裂变反应,形成链式反应,这些损失的质量将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几个月后,爱因斯坦致信罗斯福总统,希望费米的这项研究能引起美国军方的注意,此时盟军前线情报证实,德国正在计划制造一种超级炸弹,和核能有关,而项目的主导人则是著名的物理学家海森堡,这促使罗斯福决定启动曼哈顿计划,而项目的主导人正是刚刚到美国不久的费米。1942年12月,在芝加哥大学体育场的壁球馆里,建成了第一个自维持的链式反应堆。1945年7月16日,在美国内华达州的沙漠里第1颗原子弹试爆成功,费米居功至伟。1945年“小男孩”和“瓶胖子”分别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爆炸,虽然导致二战很快结束,但这种威力巨大的炸弹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尽管费米极力反对氢弹的研发,但是恶魔已经诞生。

客观地说,核弹用于实战仅仅只有广岛和长崎那两次,而且当量还特别小,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发当量只有1.4和2.1万吨,但造成的惨剧和后续的核污染,已经让全世界的人为之恐惧,成为悬在全世界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但也正是这种恐惧,让有核国家能保持克制,即使在“古巴导弹危机”那最危险的时刻,也依然有人能保持清醒。虽然1968年美苏等59个国家缔结了“核不扩散条约”,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原子物理研究的深入,有能力制造核武器的国家必将越来越多,尤其是最近的俄乌战争,核战争的阴影依然没有散去。

费米悖论那句经典发问:“他们在哪儿?”

答案也许就在这里,文明的进程可能会被像核武器这样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所终止。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技不仅仅能让生活变美好,也有可能摧毁一切美好,既是天使,也是魔鬼。人类的好奇心也许正是终止人类文明的杀手,基因编辑、克隆技术、AI、核武器都有可能成为灾难的源头。

科学研究也必然迎来更加严苛的伦理检查和审核,愿世界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