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痕网 > 杂谈 > 正文

​昭陵地宫已经找到!温韬没有盗挖

2025-08-11 19:06 来源:知痕网 点击:

昭陵地宫已经找到!温韬没有盗挖

这里是陕西省礼泉县的九嵕山,四周分布着九道山梁,犹如九条巨龙把主峰高高拱举,气势磅礴,刺破青天。这就是大唐王朝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

据五代史温韬传记载,在温韬任节度使的七年时间内,唐朝诸帝的十八个陵寝竟然被他一一光顾,昭陵也难逃厄运。唐朝灭亡后建立后梁,经过多年的战乱,关中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就算是刮地三尺也征收不到粮饷。正因如此,温韬最终动了盗掘唐陵的念头。

其中昭陵最为坚固,温韬从埏道(墓道)下至昭陵地宫,见宫室制度闳丽,中为正寝,东西厢列石床,床上石函中为铁匣,藏有生前图书。王羲之墨宝兰亭序笔迹如新。可笑的是,不通文墨的温韬把一批书画作品带出昭陵后,看上的却不是价值连城的书画作品,而是装裱在外的华美绸缎。他让手下将上面的绸缎全部撕了下来,而把作品扔了。

史学界推测,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从此不再出现,可能就是让温韬给撕毁了。但让人不解的是,在温韬逐一登记的盗得宝物中却无此帖。昭陵被盗疑点重重,地宫入口在哪一直是谜。直到近几年,文物部门与地质调查中心开展实施了昭陵地下遗址公益性探测计划。

项目组采用地质雷达等现代物理技术对昭陵山体进行了全面探测,终于发现了昭陵的地宫入口。这里是昭陵的北司马门遗址,在山体的南面,墓道位于中部位置,从这里看犹如镶嵌在九山南坡的一尊坐佛,地宫入口正在肚脐之处。

经过探测发现,地宫总体长35米,宽26米,高约10米,面积达900平米,由主墓室和东西两厢组成,呈穹隆顶,以天圆地方形态。还探测出地宫内较为潮湿,有大量的水银、汞元素含量与秦始皇陵地宫接近。

在墓道口发现了栈道孔眼遗址,栈道与墓道口相对,与唐会要陵议"其门外于双栈道起舍"的记载相符。勘探结果表明,地宫内部为空洞,顶部结构完整没有坍塌,周边没有明显异常,没有发现人为开挖痕迹。

项目组认为,昭陵至今没有被盗,温韬没有进入昭陵地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