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痕网 > 杂谈 > 正文

​骚体赋及“九体”

2025-04-20 16:05 来源:知痕网 点击:

骚体赋及“九体”

汉赋有骚体赋、汉大赋、抒情小赋之分,分别代表了汉赋不同发展阶段的主流形式。


骚体赋

汉初以骚体赋为主,贾谊是骚体赋的代表作家,是现今存有作品传世的第一位汉赋作家。贾谊的汉赋以《吊屈原赋》和《鵩(fú)鸟赋》最为著名。


《吊屈原赋》:

汉文帝四年(前176),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途经屈原放逐之地,写了此赋,表现了贾谊与屈原的感同身受,哀悼屈原,实为哀悼自己。

《吊屈原赋》节选

节选大意

写出了一个是非不分、善恶颠倒的昏暗世界,揭示了造成屈原不幸的社会现实。作者着意列举种种错乱反常的现象,反复咏叹,足见感触之深、愤慨之烈,流露出对自己无辜遭贬的怨怒不平。


《鵩鸟赋》:

在长沙时,有一天,一只鵩鸟(猫头鹰一类的鸟)入宅,一位不祥,于是写了此赋。赋中宣扬顺天命、齐万物、同生死、等荣辱的老庄哲学。

《鵩鸟赋》节选

节选大意

与《吊屈原赋》相比,前者多政治慨叹,而后者多人生感悟;前者偏于抒情,而后者偏于析理。两者无论在精神上,还是体制上,都对屈原赋有所继承。


其他的骚体赋:

如董仲舒《士不遇赋》、司马迁《悲士不遇赋》、司马相如《大人赋》《哀秦二世赋》、扬雄《太玄赋》等。


九体

一些以悼念屈原为主题的骚体赋,如王褒《九怀》、刘向《九叹》、王逸《九思》等,九章成篇,体制固定,主题相类,称为“九体”、


淮南小山

淮南小山是淮南王刘安的一部分门客的共称,其《招隐士》是淮南文学群体中仅存的一篇辞赋,是两汉骚体赋中极富意境的一篇:

《招隐士》

大意

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可看作是两汉骚体赋中最具情境的一篇。

《长门赋》写陈皇后被废,幽居长门宫,苦闷抑郁,将宫廷妇女失宠后的那种卑微屈辱而又梦寐望幸的哀怨心情写得深细入微,感人至深。如月夜无眠一段:

《长门赋》节选

节选大意

对陈皇后作了一系列动态描写:弹琴垂泪,深宫徘徊,辗转反侧等。梦见天子到来却是虚幻的,醒来后更加失落。充满了凄凉和悲伤。


资料来源:

《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