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痕网 > 杂谈 > 正文

​清朝100位历史人物:琦善

2025-07-20 05:18 来源:知痕网 点击:

清朝100位历史人物:琦善

清朝时期,琦善是清朝的一位重要官员,他在鸦片战争期间与英国代表查理·义律签订了所谓的《穿鼻条约》。这个条约也被称作《穿鼻草约》或《川鼻草约》,是鸦片战争中英国代表私拟的一份议和草约。

1841年1月,清政府钦差大臣琦善与英国对华全权代表查理·义律在广州签订了《穿鼻草约》。这个草约主要有四项内容:

1. 清政府割让香港本岛及其港口给英国,但英国仍向清政府缴纳所有正当税赋;

2. 清政府补偿没收英国商人的鸦片款600万两白银;

3. 承认中英两国地位平等;

4. 广州港口在十日内开放,在黄埔进行贸易,至香港港口设备完成之日止。

然而,这个条约并没有得到清朝皇帝和英国女王的批准。道光皇帝在得知条约内容后,不仅不批准该草约,还下旨将琦善革职锁拿回京,并查抄其家产。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也接到了巴麦尊的告状信,认为义律签署的条约极不适当,因为当前的赔款远在被销毁的鸦片价格之下,而且对华战事的费用、公行的欠款一分未得,还放弃了已经占领的舟山群岛。

《穿鼻草约》被认为是伪造的,琦善始终未在该条约上签字或加盖关防。英国政府对草约也未予批准。这个草约开创了中国近代历史上外国侵略者通过威逼讹诈的谈判手段达成不平等条约的恶例。由于琦善的妥协投降和英国的强盗行径,香港被占成为无法挽回的结果。

最终,在1842年8月29日,双方代表在南京下关江面上的英舰上签订了《南京条约》,这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从此中国陷入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屈辱泥潭之中。

关于琦善的个人履历,他是清朝末期的一位重要官员,具体信息如下:

1. **姓名**:博尔济吉特·琦善(Bo-erh-jil-ti Qi Shan)

2. **民族**:满族

3. **出生年份**:不详

4. **去世年份**:不详

5. **官职**:钦差大臣

6. **主要经历**:

- 琦善在鸦片战争期间担任清朝的钦差大臣,负责与英国进行谈判。

- 1841年,琦善与英国代表查理·义律在广州签订了《穿鼻草约》,但这个草约后来被证明是伪造的,并没有得到双方政府的批准。

- 琦善因签订《穿鼻草约》被革职并被查抄家产。

7. **历史评价**:

- 琦善在鸦片战争期间的谈判行为被认为有失国格,他的行为受到了清朝皇帝的严厉处罚。

- 他的个人履历和行为在历史上留下了争议。

请注意,由于琦善的具体出生和去世年份在公开资料中不详,这里无法提供更详细的个人生平信息。以上信息是根据历史资料和搜索结果综合得出的。

琦善是清朝末期的一位重要官员,他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以下是关于琦善的更多信息:

8. **政治生涯**:

- 琦善在清朝政府中担任过多个要职,包括两广总督、湖广总督等。

- 他在鸦片战争期间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负责处理与英国的外交事务。

9. **鸦片战争**:

-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为了维护其在中国的贸易利益,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 琦善作为清朝的代表,与英国进行了多次谈判,试图达成和平协议。

10. **《穿鼻草约》**:

- 1841年,琦善与英国代表查理·义律在广州签订了《穿鼻草约》,但这个草约后来被证明是伪造的。

- 草约内容包括割让香港、赔款、贸易开放等,但这些条款并未得到清朝皇帝和英国女王的批准。

11. **革职与处罚**:

- 琦善因签订《穿鼻草约》被清朝皇帝革职,并被查抄家产。

- 他的政治生涯因此受到了严重影响。

12. **历史影响**:

- 琦善的行为被认为是清朝政府在鸦片战争中的妥协和投降,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清朝的衰落。

- 他的政治生涯和行为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13. **后人评价**:

- 琦善在历史上的评价存在争议,有人认为他在外交谈判中的妥协行为损害了国家利益。

- 但也有人认为,在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下,琦善的行为是出于对国家利益的考虑。

琦善的个人履历和行为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他的经历反映了清朝末期中国面临的外交困境和内部矛盾。尽管他的政治生涯以失败告终,但他的故事仍然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