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痕网 > 杂谈 > 正文

​雍正重臣,大清名臣田文镜!一生有多牛

2025-09-07 07:25 来源:知痕网 点击:

雍正重臣,大清名臣田文镜!一生有多牛

前言

在清朝时期,由于满人统治,汉人要想做官比较困难,特别是对于出身寒门的汉人而言,更是难上加难。但是,却有一个人不畏艰辛,通过努力不仅成为一方官员,还升至封疆大吏,他就是田文镜。

田文镜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我们经常在电视剧中看到他的身影。他为官一生清廉节俭,忠诚正直。雍正评价他是‘老成历练、才守兼优’,同僚称赞他是‘治世能臣、百官表率’,更有历史学者将他视为中华史上的杰出人物。

那么,田文镜究竟有何贡献,能够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田文镜当官剧照

屡获升迁

田文镜,汉族,祖籍奉天广宁(今辽宁北镇),出生于康熙年间,依靠父亲田瑞年贩卖商品长大。

他从小聪明好学,年仅22岁就出任福建长乐(今福州)八品县丞。经过九年在基层的磨砺,他开始得到升迁,成为山西宁乡七品县令。

由于在县丞职位上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田文镜在调任宁乡后很快被提升为直隶易州(今河北易县)六品知州。接下来不到三年时间,他又调入京城担任户部五品员外郎,随后转任吏部郎中,相当于财政副司长的职位。

康熙五十五年(1716),田文镜以御史身份在河北巡查盐政期间,成功解决了长芦(今渤海)盐钞短缺和商贩偷逃赋税的问题,再次升任四品内阁侍读学士。

康熙剧照

受到雍正重用

在雍正元年(1723),康熙去世,雍正继位前夕,田文镜作为内阁学士被派往华山参与祭祀仪式。

途经山西时,他发现地方官员与朝中大臣相互勾结,隐瞒了山西发生的灾情。回京后,他立即向朝廷报告。正是因为他敢于直言,引起了雍正的注意,从而得到重用,并被命令全权负责赈灾工作。

田文镜抵达山西后,为了更全面了解受灾情况,不惜亲自赶赴灾区。查清受灾人数后,他迅速分发米粮救济灾民,并制定相关规定。经过数月的紧张救灾,灾情逐渐缓解,五十万百姓得以生存。

因此,田文镜受到了雍正的嘉奖,并被授予河南从二品布政使。

田文镜赈灾剧照

清查河南亏空

雍正二年(1724),田文镜在河南赴任后,发现康熙时期奉行的‘宽仁’政策导致地方财政亏空,尤其是在河南现象非常严重。作为掌管一省税收的布政使,田文镜不能容忍这种情况的持续发展。

因此,他创造了‘审追之法’,展开了清查和追讨。田文镜首先向在任官员发出通知,命令他们在有限期限内归还欠款。对于不能按时归还的官员,轻者要将其家产充公以抵偿;对于重者,要调查处理并革职。当然,表现良好的官员将得到免责,并可以复原官职。

然后,对于已离任的官员,田文镜追查到其现任住址,要求他们加快归还。至于因灾荒而欠下钱粮的普通百姓,田文镜适当减免。

不久之后,河南的财政亏空现象迅速好转,官员欠款近六十万两白银的数额全部偿还完毕。田文镜因此被提升为河南正二品巡抚。

田文镜剧照

整顿吏治

雍正四年(1726),田文镜被任命为巡抚后,他开始采取措施整顿吏治。

他首先前往商丘虞城、开封、信阳等地进行查访,并通过走街串巷,从民众口中真实了解当地官员的所作所为。对于政绩卓著的官员,他向雍正大力推荐。

然而,对于那些违法乱纪的官员,他毫不留情。一旦掌握了他们的犯罪证据,就将他们送入死牢,最终等待朝廷对他们的终极处决。对于地方上祸害百姓的不法分子,他更是坚决予以打击。

很快,河南官场焕然一新,民间百姓纷纷夸奖田文镜的英明神武。

田文镜微服私访剧照

推行新政

在雍正五年(1727),田文镜决定对全省土地进行全面盘查,提前为推行新政‘摊丁入亩’做好准备。

在获得雍正皇帝批准后,摊丁入亩政策正式在河南实施。他废除了数千年来的人头税,改成只要从事农业,无论是贫农还是富商都需要缴纳赋税。同时,为防止地主、绅士等人利用权力瞒报土地,他下发指令给地方官员,一旦发现此类情况,就追究他们的失职之罪。

摊丁入亩政策的实施,使田文镜继续推行了‘火耗归公’政策。他将官府在铸造银锭过程中造成的损耗原本由地方县衙自由支配,改为统一上缴朝廷使用,以此来避免官员的私自侵占。

通过以上两项新政,田文镜不仅为那些没有耕地的百姓减轻了负担,也为国家带来了巨额税收,更为雍正创建盛世打下了基础。

皇帝为表彰他的功绩,将田文镜晋升为河南总督,并额外赐予他兵部尚书的头衔。至此,田文镜真正成为了大清的封疆大吏。

雍正剧照

晚年的荣耀

在雍正六年(1728),由于田文镜在治理黄河水患上的巨大贡献,雍正为了表彰他的公正廉明,再次委任他兼任山东总督一职。

雍正七年(1729),田文镜成功追回山东仓库中亏空的二百多万两银子后,获封太子太保。

雍正八年(1730),田文镜将山东的高唐、濮州(今河南濮阳)和东平升格为直隶州,并再次兼任北河总督,集三省总督于一身。

田文镜晚年,雍正对他提出的建议言听计从,还称赞他为‘天下第一都督’。

雍正九年(1731),田文镜因病情加重请求退休,雍正不忍失去这位重臣,派出护卫护送他入京疗养。康复之后,他重新回到河南担任职务。

田文镜剧照

死后哀荣

雍正十年(1732),田文镜的健康状况逐渐恶化,多次请求退休,最终雍正同意了他的请求。

不久之后,田文镜因病去世,享年71岁。从此,这位名臣走下了历史舞台。

雍正得知此事后,亲自派遣官员安排祭祀和葬礼,并追赠他谥号为“端肃”。同时,在河南省城为田文镜设立专祠。后来,基于河道总督王士俊上奏请求,田文镜的专祠才被纳入河南贤良祠的范畴。

田文镜剧照

总结

虽然田文镜早期的仕途并不顺利,但他从未放弃,直到31岁才成为县令,此后担任了知州、员外郎、郎中、御史、布政使、巡抚、总督等职务。

他以廉洁奉公、勤政爱民为准则,在每个职位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政绩。他克服了困难,解决了实际问题,并关心百姓,为他们谋福利。

田文镜的奋斗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和学习。

#妙笔生花创作挑战##历史##历史杂谈##清朝那些事##田文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