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痕网 > 杂谈 > 正文

​芃:不读fán,那正确读音是?

2025-09-09 06:14 来源:知痕网 点击:

芃:不读fán,那正确读音是?

汉字承载着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其形有体态之美,其音有韵律之美,其义有哲理之美。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学习一下《诗经》中的《小雅·黍苗·上》,感受风雅,探索汉字的奥秘!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悠悠南行,召伯劳之。

我任我辇,我车我牛。我行既集,盖云归哉。

第一部分:生僻字注音

芃(péng)芃:草木繁盛的样子。这个字现在经常用于人名中,是个取名字的好字。黍(shǔ):一种谷物,即黍子。膏(gāo):滋润。辇(niǎn):人推挽的车子。盖(hé):同“盍”,何不。

第二部分:生僻词解释意思

芃芃:形容植物茂盛的样子,生机勃勃。膏之:就跟油膏似的那么滋润。悠悠:形容路途遥远。召伯:指召穆公,西周大臣。辇:古代皇帝、皇后坐的车子。盖云:何不,为什么不。原隰:高地和平地。

第三部分:现代白话翻译

黍苗长得真茂盛,好雨滋润苗青青。众人南行路途遥,召伯慰劳有真情。
我挽辇来你肩扛,我扶车来你牵牛。出行任务已完成,何不今日回家走。

第四部分:进行赏析

《黍苗》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召伯在南行途中对徒役的慰劳,以及他对谢邑建设的贡献。诗中以黍苗的茂盛和雨水的滋润起兴,比喻召伯的治理给人民带来的福祉。通过“我任我辇,我车我牛”等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辛勤和召伯的关怀。整首诗洋溢着对召伯功绩的赞美和对国家安宁的向往,体现了古代人民对贤能政治的期待和颂扬。

第五部分:英文翻译

The lush millet grows so high, nourished by the timely rain. Traveling far to the south, Duke Shao's care is like a balm.
I take the cart, you pull the load, I drive the cart, you lead the ox. Our journey's tasks are done, why not return home today?
I drive the cart, you walk beside, I'm in the ranks, you're in the file. Our journey's tasks are done, why not go home and rest?

第六部分:英文中不常见的词的音标和解释

Millet [ˈmɪlɪt]:一种谷物,即黍子。Nourished [ˈnɜːrɪʃt]:滋养,培育。Timely [ˈtaɪmli]:及时的。Balm [bɑːm]:安慰,镇痛剂。Toil [toɪl]:辛苦劳动。Guidance [ˈɡaɪdns]:指导,引导。

第七部分:这段翻译的评价

这段英文翻译较为准确地传达了原诗的意境和情感,语言流畅且富有诗意。翻译中使用了如"nourished by the timely rain"和"Duke Shao's care is like a balm"等表达,既保留了原诗的农业背景,又增添了一种安慰和关怀的情感色彩。同时,翻译在保持原诗结构的同时,也注重了英文表达的自然和韵律,使得整段翻译既忠实原文,又具有英文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