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痕网 > 杂谈 > 正文

​全域游!陇南,一座你来了就舍不得离开的小城!

2025-09-12 08:51 来源:知痕网 点击:

全域游!陇南,一座你来了就舍不得离开的小城!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陇南深入实施全域旅游开发,展开山水画卷、展示厚重人文、展现田园魅力,让人们的脚步在陇南停留、身体在陇南徜徉、心灵在陇南沉醉。

陇南发布今日聚焦了70年来全市旅游开发成就,一起来看看!

市区东江新区“5•12”纪念园。 冉创昌 摄

美丽陇南,魅力无限

陇南历史文化遗存灿若星河

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厚重

民俗文化多姿多彩

自然风光更令万千游客梦里沉醉

……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把“在旅游开发上集中突破”

作为“433”重点工作“三个集中突破”之一

立足自然禀赋、着眼转型发展

理顺管理体制、加大投入力度

让陇南山水从“养在深闺人未识”

变为“陇上江南”世人知

陇南旅游发展紧跟建设“美丽陇南”

打造“生态之城、活力之城、陇蜀之城”

这一定位

立足资源优势

以全域视角规划发展蓝图

市区滨江湿地公园二期。

徽县泰湖晚霞。黄兆奎 摄

礼县森林公园一角。 刘东 摄

西和晚霞湖。石瑜 摄

打好“生态牌”

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让绿水、青山、蓝天、白云

和无公害的食物

成为游客愿意花钱买的“幸福”

文县碧口镇马家山茶园木屋。

游客在徽县嘉陵镇稻坪村“网红桥”上玩乐避暑。 李旭春 摄

游客在康县白杨乡桂花庄拍照留念。张毓文 摄

打好“文化牌”

打造凸显橄榄文化的橄榄之城、橄榄小镇

以“茶马碑”文化为招牌的茶马康城

讲秦人和盐、马故事的盐官古镇

以茶文化为特色的碧口古镇

……

油橄榄盆景园。王国珍 摄

康县游龙关茶马古道的驼队雕塑。刘宏洲 摄

文县碧口镇仿古中街。李智谋 摄

文县积极打造白马人文化旅游品牌,发展白马山寨乡村游 。李智谋 摄

打好“乡村牌”

把乡村旅游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紧密结合

融入文化元素、体现地域特色

因地制宜开发古村古镇、农耕文化、

田园观光、休闲康养

民俗体验等乡村旅游产品

康县花桥村。 镡世理 摄

宕昌县鹿仁村全景。 冉创昌 摄

徽县嘉陵镇田河村。 魏亚旭 摄

成县鸡峰镇朝霞村美丽如画。 张平良 摄

陇南自然生态优美

红古绿三色旅游资源丰富

红色主要以红军长征哈达铺纪念馆

两当兵变纪念馆等为代表

古色主要以礼县甘肃秦文化博物馆

成县西狭摩崖石刻等为代表

绿色主要是以宕昌县官鹅沟

康县阳坝、文县天池等为代表

文县天池。冉创昌 摄

红色,是陇南的亮色

翻开地方革命斗争史

一股血色浸染着这座古老城市

血雨腥风的岁月里

书写着流芳千古的一笔

两当兵变纪念馆。 冉创昌 摄

红军长征哈达铺纪念馆。 刘辉 摄

宕昌县哈达铺红军街。

绿色,是陇南的底色

也是陇南人一直悉心守护的颜色

山川万物

因绿而秀而媚

这里满目皆绿

群山耸峙

山浪逶迤

林海茫茫

康县阳坝梅园沟天鹅湖。 马步虎 摄

宕昌官鹅沟风光。

文县天池。

古色,是陇南的气色

人之气色显现的是精神面貌

城之气色则为城市风貌

古让陇南这座城市

更显气质

位列汉代书法三颂之一的西狭颂风景区。 张平良 摄

《西狭颂》

秦第一大陵园——礼县大堡子山秦西垂陵园。

礼县甘肃秦文化博物馆。

成县杜甫草堂。冉创昌 摄

徽县仙人关。

徽县郇庄白塔。

目前

我市大景区建设、乡村旅游、旅游扶贫

旅游营销及旅游人才培养

旅游产品研发等取得了显著成效

接待人数、综合收入

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

创建4A级景区13个,数量居全省第二

乡村旅游正在成为

陇南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型支柱产业

成县鸡峰山云海。 张平良 摄

加快旅游项目建设

2018年我市共建设旅游项目85个

实际完成投资38.8亿元

同比增长16.5%

其中建设大景区项目13个

总投资18.64亿元

实际完成投资6.91亿元

同比增长46%

官鹅天池。郭美乐 摄

陇南坚持把全市

作为一个大的景区来规划建设

城乡各类建设都与旅游紧密结合

整合各类资源实现

“处处是景、时时见景”

让陇南成为一个没有围墙

宜居宜游的大景区

陇蜀之城

诗韵流淌

全域旅游

扬帆远航

(来源:陇南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