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痕网 > 杂谈 > 正文

​神奇的重庆:传统摩托车倒下了,电动摩托车又崛起了

2025-09-28 15:24 来源:知痕网 点击:

神奇的重庆:传统摩托车倒下了,电动摩托车又崛起了

重庆,可能与摩托车的前世结下了不解之缘吧。

在中国提起摩托车,绕不开一座城市——重庆。上世纪80、90年代乃至21世纪初期,这里是全国摩托车行业的“大哥大”,重庆说是第二,没人敢说是第一。

嘉陵摩托

一长串大家耳熟能详的摩托车牌子,嘉陵、建设、力帆、隆鑫、宗申、豪爵、望江、银翔、劲隆、雅马哈等等,这些品牌都来自重庆,长期占据着全国摩托车销量前十的榜单。

建设摩托

高峰期时,重庆摩托车整车年产销达到1000余万台、发动机(含通机)达2000余万台、产值约1700亿元、从业人员超过15万人,对重庆工业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是重庆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力帆摩托

在那些年,每家每户有一辆摩托车就是标配,有的家庭甚至有两辆或者三辆摩托车。可以说,“重庆造“摩托车,成了那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关于摩托车的记忆。

宗申摩托

在“重庆造“摩托车风靡全国的背后,有一批勇敢的、头脑灵活的、敢闯敢干的、商业嗅觉敏锐的人,人们尊称他们为“重庆摩帮”,在全国赫赫有名。

但是,在全国多地禁摩、电动摩托车兴起以及重庆摩帮集体转型造车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重庆的摩托车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环。

尤其是在2006年以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城乡道路通行条件日趋改善,群众日益富裕起来,小型载货车逐渐代替摩托车成为新的生产工具,外形美观大方、骑行便捷的踏板摩托车和电动两轮车作为城乡居民的代步工具,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重庆摩托车企业没有抓住这一轮机会,错失了发展机遇,产销持续下滑,国内摩托车市场被踏板车和电动两轮车大量挤占。

但痛定思痛,重庆一直没有放弃摩托车这个产业。在各方的努力之下,这个产业迎来了新生。

目前,中国电动摩托车“三巨头”——雅迪、爱玛和台铃已齐聚重庆,揭开重庆摩托车发展的新篇章。

雅迪永川基地

2021年12月31日,雅迪永川整车工厂投产,第一辆电动摩托车下线。该生产基地位于永川高新区凤凰湖产业园,总占地420亩,总投资13亿元,全部达产后可单班年产300万台电动车,双班年产600万台电动车,年产值达100亿至200亿元。

雅迪科技集团是中国电动车“三巨头”之首。2021年,该集团的电动车销量达1400万辆,连续第5年位居全球销量第一,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达到了30%。

爱玛铜梁项目

中国电动车“三巨头”中销量第二的爱玛科技集团,已于2021年7月签约落户铜梁。

销量第三名的台铃集团,已于2020年10月签约落户大足。

台铃大足项目

2021年,“三巨头”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了70%左右。

当然,重庆本土的“摩帮”,仍然在探索着转型之路,虽然有些已经淡出了我们的视野,虽然有些已经卖给了别人,虽然有些破产重组了,虽然过程有些艰难,但始终是在向前看、往前走,不是吗?

期待着重庆摩托车再次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