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痕网 > 杂谈 > 正文

​明朝懿安皇后张嫣,为明朝续命17年,她究竟做了什么?

2025-05-18 14:21 来源:知痕网 点击:

明朝懿安皇后张嫣,为明朝续命17年,她究竟做了什么?

她是被称为"五大艳后"之一的选美皇后,同时她也是为明朝续命17年的一代贤后,那么这个皇后究竟是何来历?她究竟做了什么?为何能被称为一代贤后呢?

这位传奇的皇后,就是明朝的懿安皇后张嫣,说起张嫣,大家或许会想到往期视频中提到的汉惠帝刘盈的皇后,但历史上还有一位与她同名的皇后,她就是明熹宗朱由校的皇后。朱由校的父亲就是著名的“一月天子”--明光宗朱常洛,朱常洛在位一个月不到就驾崩了,之后长子朱由校继位,此时16岁的朱由校也到了该娶亲的年纪,于是朝廷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征选13-16岁的良家女子,为皇帝大婚选妃,此次海选共有五千多人,张嫣就是其中之一,在经过了激烈角逐后,最终张嫣及另外两名女子成功入围,在最终的终选中,朱由校一眼就看中了张嫣,并钦定张嫣为皇后。

张嫣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美女,据《明懿安皇后外传》中记载:“张嫣颀(qí)秀丰整,面如观音,眼似秋波,口若朱樱,鼻如悬胆,皓牙细洁”,因此还被后世称为“五大艳后”之一,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张嫣被册立为皇后,张嫣虽然年龄不大,但是却非常明事理,颇有作为皇后母仪天下的风范,在明朝后期混乱的局势中,张嫣始终能保持清醒,经常对明熹宗朱由校直言进谏,那么她究竟做了什么?能为大明王朝续命17年呢?

张嫣为人正直,身为皇后的她,也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忙于后宫争宠,当时的宦官魏忠贤与明熹宗的乳母客氏,两人狼狈为奸祸乱宫廷,张嫣对两人的作为感到厌恶至极,便经常劝谏明熹宗“近贤人远小人”,甚至在皇帝来自己的寝宫时,还当着明熹宗的面大声诵读《赵高传纪》,委婉的劝诫明熹宗不要轻信宦官魏忠贤,以免步秦二世的后尘。魏忠贤知道后恼羞成怒,多次找机会想要除掉张嫣,但是都没有得手,于是在张嫣怀孕期间,串通客氏将张嫣身边的侍女全部换掉,之后陷害张嫣流产,让其终生不能再生育,而明熹宗其他的嫔妃也都并无皇子留世,所以魏忠贤与客氏的卑劣手段间接导致了明熹宗绝嗣。

天启七年(1627年),明熹宗朱由校因划船不慎溺水,不久后便驾崩了,终年23岁,在明熹宗病危卧床准备挑选皇位继承人时,魏忠贤和客氏再次串通一气,偷偷将一个怀孕的宫女混入宫中,打算以此冒充明熹宗的子嗣,张嫣知道后极力反对,并力劝明熹宗将皇位传给弟弟朱由检,才让朱由检顺利坐上皇位,成为了后来的崇祯皇帝,虽然是明朝的末代皇帝,但是崇祯帝本身还是很有能力的,在继位后一直勤勉执政,把所有的精力全用在挽救大明王朝的事业上,明朝也正是在他的执政下才能续命17年,证明张嫣的力荐还是十分正确的,如果当时将皇位交与魏忠贤一党,明朝怕是早就灭了。

那么坐上皇位的崇祯帝,是如何对待这位皇嫂的呢?张嫣的最终结局如何?

在明熹宗打算传位与弟弟朱由检时,朱由检本想推辞,也是在张嫣的说服下,朱由检才愿意继承皇位,据说在明熹宗临终前拉着信王朱由检的手,嘱托日后要善待皇后张嫣,最终崇祯帝也没有食言,对于这位帮助自己即位的皇嫂,崇祯帝十分感激敬重,所以在自己继位后,当即将张嫣封为“皇嫂懿安皇后”,在崇祯一朝,张嫣一直都饱受尊敬。但是好景不长,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起义军攻破北京城,在命皇后及一众妃子自缢殉国后,又派太监传口谕命皇嫂张嫣自缢,最后自己也自缢于煤山。

关于张嫣死因有很多种说法,据《明史》记载,张嫣是自己在寝宫自缢身亡,另一种说法是崇祯帝派人劝张嫣自缢,还有一种说法是说,张嫣自缢未死,被李自成的部将李岩所救,令宫女扶张皇后上座 ,行九拜之礼,令人护卫,但最终张嫣还是自缢而死。从此一代绝世佳人香消玉殒,直到清朝顺治元年,顺治皇帝下令将张嫣和明熹宗合葬在于德陵,张嫣不仅具备贤后的品德,更有着倾国倾城的美貌,但却一生充满坎坷,屡次遭奸人算计险些丢掉性命,最终自缢殉国,实在是令人惋惜。

本文由通史鉴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