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痕网 > 杂谈 > 正文

​《红楼梦》的结局,“好一似食尽鸟投林,剩下了茫茫大地真干净”

2025-05-21 04:44 来源:知痕网 点击:

《红楼梦》的结局,“好一似食尽鸟投林,剩下了茫茫大地真干净”

《红楼梦》是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的悲剧作品,“是彻头彻尾之悲剧也”、“悲剧中之悲剧也”(王国维语)。

贾宝玉生在“花柳繁华之地,富贵温柔之乡”的贾府中,嗅到的却是腐朽、霉烂的气味。尽管他被父亲当作不孝子孙大加笞挞,但他仍对“八股诗文”和“仕途经济”嗤之以鼻。他自称是“开辟鸿蒙”以来的第一情种,“见了女儿便清爽”。在爱情遭阻、濒临困境之时,他表现出不妥协的态度,毅然走出“诗书传礼之家”。


在《红楼梦》中,我们找不到那个时代极力宣扬的孔孟之道,有的只是叛逆性的“色空”观念,如那首《虚花悟》:

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

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

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

到头来,谁见把秋捱过?

《红楼梦》的结局不再是皆大欢喜的大团圆,而是“好一似食尽鸟投林,剩下了茫茫大地真干净”。它告诉人们:好便是了,了就是好,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要悲壮的毁灭,而且越美好的东西毁灭得越彻底。


曹雪芹用他那升花妙笔,描绘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人生画卷:黛玉忧郁而死,宝钗独守空房,惜春披缁为尼,湘云青春丧偶,美丽纯真的香菱、晴雯、鸳鸯、尤三姐都因飞来横祸而夭折,甚至连教子成名的李纨、机关算尽的凤姐也落得个“哭向金陵事更哀”的下场。大观园里,昨天还是群雌粥粥,转眼之间死的死,嫁的嫁,出家的出家----像一片片落花,一朵朵流云,一颗颗陨星玉碎香消。

我们不仅要把《红楼梦》看作是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败的一个缩影,而且要把它当成一部体大虑周的人生哲学作品。不仅如此,“形象大于思想“的规律还决定了《红楼梦》有内涵比任何人生哲学的论著都要丰富。


正如鲁迅所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尽管站在不同的立场解说《红楼梦》,但是只要你读了它,就必然接受悲剧人生观的影响和洗礼。

读懂《红楼梦》的人,既不会盲目的乐天知命,也不会在逆境面前沉沦,而是鼓足抗争的勇气与命运较量,使自己趋向超越性的生存真实。这就是这部伟大作品的人生哲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