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痕网 > 杂谈 > 正文

​赵振川山水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

2025-08-28 12:34 来源:知痕网 点击:

赵振川山水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

作为中国美术馆学术邀请系列展,赵振川山水画作品展于12月24日亮相中国美术馆,集中展示了赵振川近20年来创作的50余幅作品。

赵振川是长安画派的承继者,在继承和发扬长安画派精神的同时,兼收并蓄,形成了新的艺术风格。赵振川的父亲赵望云开宗立派,对中国画的现代转型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培养出了黄胄、方济众等艺术大家。赵振川自幼在艺术家庭中耳濡目染,在山水画道路上几十年如一日地辛勤耕耘。1994年,“赵振川山水画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此后,他的山水画作品引起学术界关注,张仃先生称其作品《戈壁春居》日“古人无此皴法”,并撰文《长安画派后继有人》。

在绘画中,赵振川把注意力主要放在最普通的黄土高原地貌如塬、梁、坡、沟、坎、岭等中,突破了常规山水画繁山复水之幽僻,而向平民生活情趣与独特人文意味开拓。这种观看方法与表达,显然也是赵望云一生关怀民生的思想在赵振川山水画上的一种传承。

20世纪90年代前后,赵振川的山水画展露出厚重中不失灵动、宏阔中饶有意趣的风采。进入21世纪,他的山水画个性越发鲜明,融合了传统笔墨,契合了造化与心源、功力与激情、笔墨与形象,自成一格。

从长安画派出发,赵振川不断探索,形成了对中国画的独特理解。中国当代水墨艺术不但需要一种源于历史文化的图像志记忆,而且需保留自然所隐含的诗性,比如荒寒与荒率,苍凉与淡然等,这些审美的超然意境,对于我们当下的心灵有着净化作用,通过艺术家以个体化的笔墨修养转化之后,可让感知获得深度。

艺高人正——纪念父亲赵望云先生118周年诞辰

纪录片《百年巨匠-赵望云》首播仪式在西安举行

纪录片《百年巨匠-赵望云》采访赵振川

纪录片《百年巨匠-石鲁》采访赵振川

纪录片《百年巨匠-黄胄》采访赵振川

展厅现场

《百年巨匠》出品人、总策划杨京岛,《百年巨匠》策划、制片人李萍萍,《百年巨匠》展览部主任车梅参观画展

《百年巨匠》出品人、总策划杨京岛,陕西省美术家协会理事、赵振川之子赵森,《百年巨匠》策划、制片人李萍萍,艺术媒体人续鸿明合影

《九曲黄河 》赵振川 178×45.5cm 1988年

《好大雪》赵振川纸本179X98cm 1995年

《陕南午子山写景》180X98cm 1991年

《路医生出诊图》赵振川 宣纸 137×69cm 2021年

《揽胜小景》 赵振川 宣纸 69×35cm 2020年

《笔断气不断可得空灵》 赵振川 宣纸 92×35cm 2020年

《三月茶山人忙时》 赵振川 宣纸 137× 69cm 2017年

《山溪双桥》 赵振川 宣纸 137×69cm 2018年

《流水崖归牧》赵振川宣纸137x69 2020年

《秦岭梁上有飞瀑》赵振川宣纸137x69 2020年

《狼牙山节奏》赵振川137x69 2020年

《雪大返夏牧》 赵振川 皮纸 44×28cm 1985年

《无题》 赵振川 皮纸 44×28cm

《鲛峪口》 赵振川 扇面 68×32cm 2007年

《无题》 赵振川 扇面 71×36cm

《荷塘秋趣》 赵振川 扇面 71×36cm 2012年

《秦岭小景》 赵振川 扇面 71×36cm 2012年

《雪后》 赵振川 扇面 71×36cm 2012年

《黑龙口山中印象》 赵振川 扇面 71×36cm 2013年

《巴山深幽》 赵振川 扇面 71×36cm 2016年

展厅摄影 | 车梅

编辑 | 易辰

监制 | 厚轩


长按二维码关注“百年巨匠”

《百年巨匠》音乐篇经典作品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举行

《百年巨匠》百位大师风采特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百年巨匠》京剧篇“龙凤呈祥”及名家名段演唱会在梅兰芳大剧院成功演出

关于我们

大型文化项目《百年巨匠》是中国第一部聚焦20世纪为中华文明作出突出贡献的大师巨匠的大型系列人物传记纪录片,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百年巨匠(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摄制。

《百年巨匠》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宣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连续两年入选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纪录中国”传播工程,是国家广电总局“十四五”纪录片重点选题规划项目、庆祝建党100周年重点纪录片、“记录新时代”纪录片精品项目和纪录片重点项目(2018),还是中央电视台重大主题主线宣传暨重点选题项目,也是国家艺术基金、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华艺文基金会、北京市政府文化创新发展基金、北京文化艺术基金、北京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发展基金、北京市西城区文化艺术创作扶持专项基金的资助项目。已获得29项纪录片大奖。

2013至2017年,《百年巨匠》第一季43位大师的拍摄已全部完成,分为美术篇、书法篇、京剧篇、话剧篇、音乐篇、文学篇。《百年巨匠》第二季57位大师的拍摄已于2018年启动,增加了科技篇、教育篇、体育篇、国学篇、建筑篇、中医篇、戏曲篇,计划陆续完成,届时将以“百年·百人·百集”纪录片、“百位大师特展”、“百部图书出版”献礼。

拍摄完成的《百年巨匠》纪录片,陆续在中央电视台(一套、三套、四套、九套、十套、十五套、发现频道、国际频道)、中国教育电视台、各省级卫视、海外电视台等国内外239家平台播出,受到广泛好评,屡创同类纪录片收视率新高。《百年巨匠(国际版)》启用8种语言向全球播出。

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CTR)2020年7月根据CSM全国测量仪统计结果,《百年巨匠》累计触达受众共102亿人次。

《百年巨匠》系列丛书已连续三年被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作为“高雅艺术进校园”学习读本,发放到全国近千所高校。

《百年巨匠》已成为文化领域最高端的现象级品牌之一,并以其独特优势搭建起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诠释和展示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